close

px_fgen9109200402.jpg 

 

 

音樂宛若倘游於地底的幽靜長河,
你不知它源自何方,又終將往何處去
只消靜靜地傾聽,你會發現,樂音早已存在……-菲利普葛拉斯
 

 

 

官方介紹:
"
鋼琴師"奧斯卡金獎名導史考特希克,多年籌備貼身拍攝,
揭開"時時刻刻"音樂大師菲利普葛拉斯創作心路旅程。
 
西塔琴大師拉維香卡、名導馬丁史科西斯聯名推薦!
並晉級第81屆奧斯卡紀錄片15強入選名單。
 

 

感想:
因為看到網路評論:
「《菲力普葛拉斯:12樂章》是我在2008年見過最精彩的紀錄片」
趁著昨天最後上映日,跑去真善美。
 

果然是部細膩精緻的作品!
完全不清楚Glass是哪號人物的門外漢
也能輕易透過影片進入他的生活,
進而為他的執著跟音樂作品動容。


我特別推崇導演的一點是,
當電影裡面探討到某種音樂概念的時候,
文字說明+影像+配樂三管齊下,
使得整個概念頓時清晰起來。

換言之,今天要講的是音樂大師的故事,
配樂在本片中當然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隨著故事進展或人物的情感宣洩時適時加上恰到好處的配樂,
的確能讓人理解何謂「看見音樂、聽見影像」。

 


 

------------以下涉及劇透------------

 

 

 

 

 

影片分成12個部分,
各自節錄出導演想要探討的Glass面向。

 

成長過程:
透過Glass大姊跟哥哥翻看舊照片的回憶跟Glass一些自述,
我們了解到Glass是個曾經越級讀完大學的資優生,
一旦下定決心就不會再更改的固執份子。

爸媽對於他放棄當音樂教授,
跑去演奏一些「不入流」音樂的反應大不相同。
媽媽從來不懂藝術,但就是無條件支持兒子;
爸爸則氣得從此不跟Glass講話,
直到他車禍意外過世前一個禮拜父子倆才合好。

 


感情經歷:
從電影裡可以知道Glass有過3任太太。

第一任太太跟他早期在法國流浪後回到紐約蘇活區,
一起渡過了60年代窮困但藝術創作蓬勃發展的時期。

第二任太太甘蒂也是藝術創作者,
喜歡收集眾人視作垃圾的廢棄物錶框重製。
是個擁有1/4華人血統的美人,
卻在Glass 39歲時罹患肝癌不治。


第3任也是現任的太太荷莉,
比Glass小了很多歲(我猜應該有20歲左右)。
原本是餐廳老闆,
前夫開著卡車帶著狗離開她後,
暗戀荷莉已久的Glass馬上展開追求(原本還以為她叫柯琳)。

跟Glass生了兩個兒子,
電影拍攝時最大的也只有4歲半。

雖然Glass很注重家庭,
但是滿檔的工作行程讓他不曾完整休過一天假全心陪伴家人,
荷莉說他們的確深愛彼此,
但她已經將近4年沒有感覺「真正開心」過了......。

 

音樂創作:
Glass作品的特色就是在不停重複的音符裡做出細微的變化。

剛開始為了能演奏音樂給更多人欣賞,
Glass組了樂團,
白天兼職計程車司機跟水電工來賺取樂團成員薪水。

早期的作品簡直讓人難以忍受。
聽眾體驗到「重複不停的單調音樂戛然而止」後,
通常會有3成左右的人中途離席,
評論家們紛紛祭出毒舌,
甚至有一次還有音樂教師上前咆哮他們不懂音樂。

但是從Glass跟畫家好友查克/Chuck Close的對話中可以推知,
他們這種特立獨行的藝術家對於負面評論不以為意,
甚至以收到惡評為樂,
因為連評論家都不懂,就代表他們的創新成功了。

 

Chuck%20Close%201997.jpg 

(Chuck Close,照相寫實主義畫家。
 喜歡以各種素材構成的小色塊集結呈現小人物的肖像
 類似舞台劇"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" 裡,
 法國畫家George Seurat, 以無數圓點構圖的概念。 )

close_chuck_phillip_glass.jpg 

 

 
Glass也對融合東西方音樂很有興趣。
電影節錄墨兒本音樂會裡邀請各國樂手參與表演時的精采片段,
並提及他跟印度西塔琴名師拉維香卡的淵源,
進一步說明Glass對於東西方音樂異同之處的理解。


 


心靈導師:
雖然家裡掛有唐卡及達賴喇嘛的合照,
Glass卻不喜歡被貼上「佛教徒」的標籤。

他喜歡廣泛地吸取各種文化的哲理,
跟喇嘛來往、學習氣功、去墨西哥尋求導師...。
荷莉說Glass是透過各種不同的方法互相彌補修行的不足。

不過最後各種修行都是殊途同歸,
提倡「追求平衡」。

 

 

 

 

導演史考特希克/Scott Hicks的話:
這部電影讓我重拾了當導演的初衷:
「追求個人熱誠的理念,咬緊牙根撐下去,與實現夢想所需的堅持。」


1984年,我兒子史考特邀我去看電影《機械生活》,
我當下成為菲利普葛拉斯的樂迷,從此深深為他的音樂所著迷。
2005年初,葛拉斯的經紀人吉姆偶然提起葛拉斯再過兩年就要70歲了,
問我想不想拍部關於他的紀錄片,
我不假思索地答應了,
完全沒有考慮該怎麼拍或何時開始拍的問題。

我買了台HDV攝影機,
就立即動身前往當時葛拉斯和家人所在的度假小屋,
這是在我可以請得起攝影師前的權宜之計,
然而葛拉斯就這樣開始跟在攝影機後的我聊了起來。

顯而易見的是,最少的工作人員,
可以建立起最親密的關係以及捕捉到最即刻的畫面,
而這都是我不想錯失的。

拍攝本片的同時,我一邊接拍廣告片,以籌措本片的拍攝資金;
而只要有工作剛好接近葛拉斯的所在,
我會把握機會出現在他門口,敲敲門,看看他在做什麼,
抓住每一個深入他生活的難得機會。

而葛拉斯就是葛拉斯,從不讓人感到乏味。
當葛拉斯大方地對我敞開認識他的家庭與朋友的大門,
並訴說著他早期在巴黎,以及60、70年代紐約藝術薈萃時期的發展歷程,
其豐富而多面向的生活片段也逐漸隨之開展。

起初我希望以12個篇章做為電影架構,像是沙漏或日曆般,
將我與葛拉斯相處一年的點點滴滴,轉換成『葛拉斯的一天』呈現在電影中。
當然這有著向葛拉斯那極具開創性的音樂 - 《Music In Twelve Parts》
投以明顯的小致敬,以及參照《顧爾德的32個極短篇》的成分。
但最後每個「篇章」都成了通往過去、進入葛拉斯創作過程、
或是以「當下」為稜鏡反照出他生命中不同切面的入口。

我希望這是一部由被拍攝者主述的電影,
如同超寫實主義畫家查克羅斯的作品風格「馬賽克肖像畫」,
以局部切片拼組出圖像的全貌。

而我則是以一種非常個人、主觀的方式,
秘密地觀看這位享譽全球的藝術家。

這並非一部必恭必敬的輝煌生涯回顧錄,
因為電影並非關於真實,而是在乎情感。

超過120個小時的影片素材,以長達七個月的時間進行剪接,
拍攝這部電影讓我重拾了當導演的初衷:
追求個人熱誠的理念,咬緊牙根撐下去,
搞定資金,與實現夢想所需的堅持。

超過十年沒有拍紀錄片,我很享受回到以紀錄片的形式來說故事,
以及那些無法預期的發展、充滿著挫折與歡愉的過程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bo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